Summary

血小板输血中微粒的常规筛选方法

Published: January 31, 2018
doi:

Summary

血小板集中筛查微粒含量是医院血液库质量改善的新举措。目的是区分活化的非活化血小板, 以优化血小板的使用。提供非活化血小板给血液学肿瘤患者可能会降低其高风险成为难治性。

Abstract

血小板集中筛查微粒含量是医院血液库质量改善的新举措。当它们被压力时, 细胞就会脱离微粒 (MP)。血液和血液成分可能含有来自各种细胞的细胞片段, 最显著的是来自活化的血小板。当在凝血和止血中扮演先天免疫细胞和主要角色时, 血小板会改变形状并产生微粒。以动态光散射 (dl) 为基础的微粒检测, 有可能区分活化 (高微粒) 从非活化 (低微粒) 血小板在输血, 并优化使用这种稀缺的血液产品。先前的研究表明, 提供非活化血小板预防性使用血液肿瘤患者可以降低其成为难治性和改善病人护理的风险。这种筛选方法的目的是定期区分激活的非活化血小板。此处描述的方法概述了在医院血库中常规血小板库存管理的步骤: 从血小板输血中获取样本, 将样本加载到毛细管中进行 dl 测量, 执行 dl 测试以识别微粒, 并使用所报告的微粒含量来识别活化的血小板。

Introduction

对微粒的兴趣主要围绕在细胞与细胞的通讯和生物过程中。1,2,3最近, 微粒还吸引了人们对自身免疫和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的兴趣。4,5微粒, 也被称为胞外泡或体, 已被广泛研究的流式细胞仪。不幸的是, 尽管努力规范常规流式细胞术协议, 但对于使用的最佳协议却没有达成共识。6,7,8,9,10

虽然传统的流式细胞仪可以表征特定的 MP 亚群, 但11有几个报告的限制。11,12,13,14这些限制中的一些已经通过在所谓的 “小粒子选项”、1516中使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和探测器来解决, 以及在 15-°前向散射角和改进的鞘压力检测.17,18然而, 使用微粒作为早期诊断标记仍然需要一种可以与这些复杂方法相结合的快速易用的筛选方法。在正常献血者中, 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检测到高浓度的微粒19 , 并可能表明亚临床条件。因此, 捐血产品中的高微粒含量可能与易受感染的人不相容。20

当提供血小板输注时, 有一种非免疫性顽固性的风险–一种情况, 病人的身体拒绝连续输血, 不允许大量的血小板循环。21,22非免疫难治可导致输血浪费、患者的健康并发症和延长住院时间。23含有大量微粒的血小板输注可以成为易受伤害的血液肿瘤患者非免疫性难治的原因之一。20可以根据血小板输血的成分, 通过筛选微粒来管理血小板清单, 从而减少易受伤害患者的风险。然而, 大多数微粒测试需要分离微粒从血小板5,12或其他非常劳动密集型24,25 , 因此不能在医院中例行实施血库

这里描述的技术使用动态光散射 (dl)-也称为光子相关光谱或准弹性光散射。几十年来, 动态光散射已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 以表征脂质体药物配方或乳液的颗粒大小在亚微米范围。26,27但是, 为这些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没有经过优化以筛选血液产品。开发了一个新的 dl 系统, 以克服技术上的限制, 并使动态光散射有用的筛选血小板输血。28

动态光散射测量是通过对悬浮粒子进行激光照射, 并分析散射光强度的时间变化, 这是悬浮粒子运动的结果。此外, 该方法利用粒子速度与粒径之间的反比关系–小颗粒移动速度快, 大颗粒缓慢移动–以提供有关样品组分的大小分布和相对浓度的信息。利用 dl, 可以对微粒组分的平均微粒含量和平均半径进行量化。在血液制品中微粒的含量是以%MP 为基础的, 根据测量的直方图中的面积, 从 50-550 nm 的粒子半径。当有半径低于 50 nm 的粒子被 dl 检测并由 dl 系统报告时, 它们不包括在%MP 中。而不是从血小板中分离微粒, 根据样品中微粒和血小板的相对含量确定血小板输注的异质性。事实上, 当血小板计数已知时, 血小板和微粒峰的比值可以用来计算绝对 MP 浓度。19

dl 系统为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提供了关于从人体血液或血液制品中提取的样品中的微粒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所描述的 dl 技术的主要优势, 替代技术, 如流式细胞仪, 电子显微镜,29纳米粒子跟踪分析30或可调谐电阻脉冲传感31是样品准备:血小板浓缩物的等分可以直接测量, 而不需要将 MP 与血小板分离, 样品稀释或其他修饰。9,17此外, dl 是一种绝对大小的方法, 不受缺少适当折射率的校准珠子的影响。14,32

血小板活化与 mp 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先前已通过显微镜观察33,20 , 并可从病理条件中 MP 内容的增加推断出15,34,35,36体外条件下已知激活血小板。19,37,38然而,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理解 dl 测量的微粒含量和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 活化的血小板含有大量的微粒, 它们是最好的治疗积极出血患者39, 而血液肿瘤患者受益于非激活无或低微粒水平的血小板20。最近有报道说,体外捐献血小板的反应对这些血小板在单个输血中的恢复和存活没有显著的影响, 而对稳定的, 大多数是非出血性血液肿瘤患者,40.从这一发现可以推断, 高 MP 含量的血小板活化在预防性治疗中也起不到重要作用。然而, 由于患者的选择范围狭窄, 这项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供体因素对发热 (不包括研究) 的复杂患者的影响, 不稳定, 而且接受的不仅仅是一个血小板输血。如何减少这些病人病例的复杂性的问题–它持有减少顽固性的承诺–仍然没有得到解答。

微粒是炎症的早期标记41,42,43,44和血小板活化45 , 因此在许多正常的捐赠者中被检测到。19因此, 血小板捐献中存在活化的血小板和微粒。有理由推测, 发烧的病人, 即一个完全活化的先天免疫系统, 不能容忍额外的挑战, 输血的活化血小板。然而, 需要研究来证明这个假说。微粒筛选可以减轻目前对血小板输注含量的不确定性, 降低患者治疗的复杂性。

在医院血库中, 活化到非活化血小板的比例主要依赖于捐献者的数量, 而在运输、辐照、病原体失活和其他可能增加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 其程度要低得多集中.19来自美国主要医院血库的数据显示, 血小板清单的平均成份为49% 活化, 51% 非活化 (活化血小板范围:38-62%, 个人通讯)。如果血液产品提供者或医院血库想知道他们生产或接受了多少活化和非活化的血小板集中, 并且想要管理他们的存货基于微粒内容表明的血小板活化作用, 这协议可能适合他们。

根据血小板组成, 医院血库将能够指导非活化、均质血小板的预防性使用和活化、异种血小板的治疗用途。血小板筛查可使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库存, 从而改善病人护理并降低成本。本协议适用于熟悉血液产品基本操作和操作的实验室人员。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血小板输注中微粒的筛选方法, 可用于管理医院血库库存, 在该库中选择基于微粒含量的产品是可取的。本议定书的目的是概述用于筛查捐献血小板的 dl 的实施和评价。所描述的协议解决了对样本进行无侵入访问的常见问题, 将测试集成到血库工作流程中, 以及性能特征。

Protocol

按照加拿大血液服务 (CBS) 指南执行了以下协议。志愿者们同意他们的捐赠可以用来进行这些研究。根据 CBS 标准操作程序制备血小板浓缩物。这里描述的所有性能测试都是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血液研究中心进行的, 并获得了机构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 质量控制检查 在每个测试日至少执行一次质量控制检查, 以验证 dl 系统的正确操作。测量提供的控制珠 (50 nm 半径) 按照制造商的指示使用。 从冷库中回收控制瓶, 并允许15分钟至室温温度。在使用前, 珠子必须平衡到室温。 在准备样品前打开 dl 系统, 以便在第一个样品准备就绪时完成15分钟激光预热周期。 一旦控制台启动, 按照触摸屏上的说明进行登录, 并选择系统测试选项来测量控制样本。 漩涡混合瓶十年代, 以确保一个代表性的样品。 用100µL 固定容积的吸管、吸管尖端和毛细管从测试套件中填充毛细管与控制珠。 测试完成后, 按照 dl 系统屏幕上的说明进行操作。注: 控制珠测试结果将自动与控制珠条码标签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 并在测试结束时显示在 dl 系统屏幕上的传递或失败通知以及示例信息。 2. 从血小板浓缩物中提取样本 注: 这些步骤描述了非侵入性取样的过程, 从血小板输血到 dl 测试毛细管的常规血小板库存管理。概述如图 1所示。所需配件: 管封口机, 手动管剥离, 剪刀, 飞溅盾。 从未经检验的库存中取出血小板浓缩物。 从未使用的取样袋 (进入步骤 2.3) 或油管段获得血小板产品样本 (如果为空或步骤 2.5, 如果不为空, 则继续执行步骤 2.4)。断开邮袋油管或油管段使用管封口机。要操作管封口机, 请遵照制造商的指示。简单地, 钳夹在两个加热颌骨之间的精确位置密封油管。在手持设备中, 将熔化的油管压在一起并在高压下冷却, 同时按下拉杆 (持续时间由绿灯指示), 从而产生永久性的防漏密封。 从邮袋取样 将血小板袋的含量与5秒的平缓水平运动混合均匀 (从端到端到五次)。 打开夹子到邮袋。邮袋被疏散, 将自行填补。这是没有必要填写完整的邮袋, 因为只有100µL 样品将需要 dl 测试。 通过热密封连接油管与管封口机, 从袋子上拔下邮袋。继续执行步骤3。 从空油管取样 验证血小板袋管是否已被储存, 油管块仍然到位。目视检查油管, 以验证是否有大量的血小板集中在油管。如果油管不是空的继续与步骤2.5。 关闭油管剥离管, 尽可能靠近油管块, 通过压缩手柄挤压油管之间的轧辊。 将包垂直挂起, 并继续压缩脱模手柄。 在保持剥离的同时, 松开油管块。 慢慢地把汽提拉下来的空油管, 让油管慢慢填补后面的脱衣舞女。继续, 直到脱模剂下面的部分完全充气或直到脱模剂在油管末端的1英寸以内。 一旦停止点到达与剥离, 使用管封口机热密封油管1英寸以上的脱衣舞女。 松开手动管剥离手柄。 热密封再次1至2英寸以上的前密封创建测试段。 从血小板单元中切断测试段。此段将用于 dl 测试。 从非空管取样 垂直挂袋, 并释放油管块, 如果到位。 目视检查油管, 以确定是否有任何重要的固体团簇。如果存在固体团块, 密封在它们上面, 这样它们就不能被剥离到袋子里。 关闭导管上的管剥离, 尽可能靠近油管的密封端。 通过压缩手柄, 在滚筒之间挤压油管, 并在保持夹紧力的同时, 将管子的管板移到袋子上, 从而将油管中的管道剥离。 从吊钩上取下血小板袋, 并将其从端到端五次, 轻轻地将包放在 5 s 上, 同时保持剥离。 在保持脱衣舞女的同时, 垂直挂袋。 慢慢地把汽提拉下来的空油管, 允许油管慢慢填补后, 脱衣舞女。继续, 直到脱模剂下面的部分完全充气或直到脱模剂在油管末端的1英寸以内。 一旦停止点到达与剥离, 使用管封口机热密封油管1英寸以上的脱衣舞女。 松开脱衣舞娘 热密封再次1至2英寸以上的前密封创建测试段。 切断和丢弃的最后一部分的油管。 从血小板单元中切断测试段。此段将用于 dl 测试。 3. 将样品装入 dl 测试毛细管 使用飞溅盾牌和清洁, 干剪刀, 削减邮袋油管或测试段的一端。注: 用于 dl 测试的毛细管应立即填充。 使用取样工具 (组装100µL 固定容积的吸管、吸管尖端和毛细管) 将毛细管直接从打开的邮袋或导管段中抽取到毛细管中。 将填充毛细管的底部轻轻地推入毛细管密封胶, 同时施加温和的扭曲和对托盘的压力。 断开100µL 固定容积的吸管和针尖从毛细管, 确保毛细管仍然牢牢地嵌入毛细管密封胶。 从毛细管密封胶盘中取出毛细管, 用异丙醇垫擦拭, 并确保没有气泡被轻轻地轻拂底部毛细管。 将毛细管放入 dl 系统。 4. 执行 dl 测试 选择 MP 测试选项以启动新的 dl 测试, 用于测量血小板样本的微粒含量。 使用条码扫描仪或手动输入示例信息 (捐赠标识号 (ISBT)、收集/生产过期日期和产品代码)。 如果没有产品代码可供 dl 系统提取流体介质信息, 请手动选择适当的流体介质 (对于大多数血小板浓缩物选择血浆, 但对于含有血小板添加剂溶液的样品, 请输入残余血浆百分比)。注意: 从标称65% 的 PAS 百分比中的微小偏差将导致粘度 (由 dl 系统自动计算) 的一个小错误, 它最小地影响计算出的 MP 半径, 但不%MP。 当指示和启动测试时, 将毛细管放入 dl 系统。 测试完成后, 将样品从毛细管夹中取出, 并根据设施指南适当地处理消耗品。将样品从毛细管夹中取出, 并根据设施指南适当地处理消耗品。 标记与结果对应的颜色的血小板袋, 例如橙色为非激活 (同类) 与%MP 相等或在15% 和桃红色为激活 (异质) 与%MP 在15% 之上。 图 1: 方法概述.医院血库常规血小板库存管理应采取的步骤概述: 从血小板集中获取样本, 将样品加载到毛细管中进行 dl 测量, 执行 dl 测试以识别微粒使用所报告的微粒含量来识别活化的血小板。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Representative Results

平均准备时间在图 1中总结了使用 dl 系统进行血小板筛选的过程。血小板在从血液供应商收到的时候使用 dl 系统进行测试。如表 1中所述, 经过培训的用户的平均准备时间为 2 min 二十三年代, 而清理和后测试工作次数分别为十四年代和四十六年代。总体而言, 每个测试的用户平均需要3分钟和二十三年代的时间。 活动 活动时间 离开测试时间 总 准备 dl 系统 十四年代 装配取样工具 二十八年代 获取段 五十二年代 填充毛细管并开始测试 四十九年代 5分钟 清理 十四年代 标签和库存血小板袋 四十六年代 每个示例所需的总时间 3 min 二十三年代 5分钟 8 min 二十三年代 表 1: 活动测试时间故障.测试本身是一个步行距离测试, 平均持续时间为5分钟。一般用户需要3分钟的二十三年代, 准备 dl 系统的测试, 获取和测试一个样本后, 该协议, 并标记血小板袋。 精度对 dl 系统的精确度进行了三微粒水平、0-7%、12-25% 和28-75% 的评估。%MP 的临床相关范围为 3-75%。两个操作员在两个 dl 系统上并行测试了16工作日的低、中、高控制样本。样品的测试是重复的, 但在每个测试日的随机顺序。 表 2总结了与血小板相对的微粒 (%MP) 的 dl 测量的内部设备精度。 微粒含量 低 中 高 平均%MP (%) 4。4 19。5 53。8 标准偏差 (%) 1。8 2。6 5。8 CV (%) 40。4 13。2 10。6 表 2: 在设备内精度百分比微粒 (%MP).在非常低的微粒含量小血小板可能导致%MP 导致增加的可变性为低微粒含量样品。 表 3显示了在 50-550 nm 之间的平均微粒半径的 dl 测量的内部设备精度。 微粒含量 低 中 高 平均半径 (nm) 331 161 188 标准偏差 (mm) 133 41 25 CV (%) 40。1 25。2 13。5 表 3: 微粒半径内设备精度.在极低的微粒含量下, 小血小板可能会导致微粒含量 (%MP) 的增加, 从而导致低微粒样品的变异。 表 4显示了对百分比微粒 (%MP) 的 dl 度量的重现性。 微粒含量 低 中 高 平均%MP (%) 4。4 29。2 53。6 再现性 (%) 1。5 2。3 5 CV (%) 35 11。8 9。4 表 4: 微粒 (%MP) 的动态光散射 (dl) 测量的重现性。 线性图 2显示了 dl 结果是线性的,即, 它适合于与样本的赋值有关的一条直线。用不同的微粒含量制备了七样品。制备了高 (mp7) 和低 (mp1) 微粒含量和匹配血小板浓度的样品, 并以不同比例混合生成中间样品 (mpx)。样品进行了流式细胞仪测试, 如前所述19 , 每个浓度的 dl 和%MP 结果绘制为输入和输出。测定系数为0.985。低和高微粒含量的 dl 直方图示例如图 3A所示。流式细胞仪 (图 3B) 确认了 dl 结果。 图 2: 流式细胞仪和 dl 结果的比较.用流式细胞术 (输入) 和 dl (输出) 确定的%MP 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打开的符号0标记的两个样本中的原始 dl 数据显示在图 3中。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3: 微粒含量来区分活化和非活化的血小板。(A)激活血小板中 MP 含量 (虚线) 的结果与非活化血小板 (实线) 的4% 相比, 为57%。测试是在37° c 的测量温度下进行的, 等离子体粘度设置为 1.06 x10-3 Pa·s, 以及200-600 赫之间的总强度设置。(B)流式细胞仪结果 (如前所述, 得到的19) 与 (A) 中所示的样本相同;前向散射直方图 P1 和 P2 分别代表 MP 和血小板门;对于活化血小板 (左) 76% 的事件下降到 MP 门相比, 6% 的非活化血小板 (右)。线性回归线表明, 流式细胞术对%MP 的背景噪声具有恒定的相对贡献, 导致持续的更高的结果。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特异性/干扰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定义了分析的特异性作为测量过程的能力检测或仅测量测量, 当有其他数量存在于样品。微粒筛选的分析特异性可能受红细胞 (红细胞) 的影响。dl 测量 MP 含量相对于血小板含量。rbc 可能会干扰, 因为红细胞的散射贡献包括在血小板的散射贡献中, 减少了 MP 的相对贡献。血液制品中允许红细胞含量的调节限值存在;AABB 建议的阈值保守转换为血小板 concentrates-2 毫升的红细胞浓度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导致 8.0 x1010细胞/l (假设: 红细胞体积是 8.5 x10-14l,红细胞压积为 68%, 血小板单位容积为200毫升)。报告的残留红细胞浓度在不同的产品中远远低于这个阈值46。 三不同的捐献者在两天内捐献了血小板和红细胞 (红细胞), 作为合格的三独立实验。血小板浓缩物中的初始红细胞含量 (参考样品) 为 0.05-0.15 x109细胞/L, 例测定。五个额外的样本是通过峰值-在已知数量的红细胞进入等分的血小板集中;这些样本中的目标红细胞水平分别为1.0、5.0、10、40和 80 x109单元格/L。 红细胞的干扰阈值约为 1.0 x1010细胞/L (图 4), 这也与红细胞在视觉上明显可见的水平 (图 5) 相关。在这一水平之上,%MP 被低估, 这意味着, 在视觉上的红色样本-其中含有红细胞而不是血红蛋白-报告的微粒含量将过低。 图 4:%MP (dl) 与红细胞浓度 (细胞/L) 之间的线性关系.红细胞浓度增加 0.1 x109, 1.0 x109, 5.0 x109, 1.0 x1010, 4.0 x1010, 和 8.0 x1010单元格/L (从左到右) 从3独立实验 (0 实验 1, 实验 2,-实验3, 每个实验都显示线性回归线。1.0 x1010 RBC/L 导致对%MP 的低估。包含示例的 RBC 的外观显示在图 5中。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5: 包含样本的 RBC 的外观.含红细胞浓度 0.1 x109、1.0 x109、5.0 x109、1.0 x1010、4.0 x1010和 8.0 x1010单元格 (从左到右) 的发红。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精度精确度定义为单个测量结果和分配给样本的真实数量值之间的差异。该测量误差包括由测量偏差估计的系统分量和由标准偏差估计的随机分量。因此,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真实性和精确度的结合。 用磁珠标准测定了 dl 测试的准确度。准确性评估在两个浓度的临床相关范围内的 3-75% MP 的化验。参考珠混合物被用来准备样品已知的浓度, 因为参考珠有已知的大小和浓度。因此, 参考珠可以混合, 以获得样品与期望的颗粒大小和浓度。 标准聚苯乙烯珠与 125 nm 半径被用来代表微粒和珠与1.5 µm 半径被用来代表血小板。用大约20% 和 50% MP 含量的微珠混合物对微粒测定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估。被测量的微粒半径的准确性被比较了被记录的微粒半径在分析的证明为参考小珠如显示在表 5。 125 nm 珠 1.5 µm 珠 分析证书 分析证书 20% MP 50% MP 20% MP 50% MP 平均半径 122。0 113。8 124。4 1。5 1。6 1.60 Std 开发 4。5 2.83 3。6 0.035 0.06 0.07 简历 3.60% 2.48% 2.89% 2.20% 3.74% 4.05% 精度 6.70% 2.00% 6.50% 6.30% 表 5: 动态光散射 (dl) 测量的准确度.dl 的大小比较结果与 125 nm 半径和1.5 µm 半径的珠子的分析证书的混合物。

Discussion

本协议描述了一种动态光散射方法, 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高颗粒浓度 (如血小板浓缩物) 进行优化的微粒筛选。dl 的方法本质上是标准化的, 以精确测量大小。如果已知血小板浓度, 以血小板峰值区为参考峰值19, 则微粒的相对浓度可转化为绝对浓度。由于血小板浓度通常是通过血液分析仪或血流 cytometers, 这些方法可以被认为是辅助技术的 dl。

dl 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定期运行控制珠来保险的。蒸馏水可以测量, 以验证背景噪音是最小的。商业可用的血小板标准可以被分析为 mp 阴性控制, 并且, 在加法125毫微米半径小珠以后, 作为 mp 正面控制。在 MP 的生物学范围内的兴趣, 这些程序是切实可行的, 并迅速执行的一部分, 血库例行。

与流式细胞术相比, 这种方法不是基于粒子的散射强度, 而是以其布朗运动的速度。因此, 体也可以检测, 尽管它们的体积较小, 并与 MP 分开报告。

作为一种筛选工具, 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粒。如果使用额外的隔离步骤, 可能有改进的余地;样品可以通过抗体耦合磁珠捕获, 在特定的微粒去除之前和之后进行测试。此外, 不能假定所有检测到的微粒都是细胞衍生的, 因为乳糜在高脂血症中形成的47,48和小细菌或病毒6也将在微粒范围内报告。然而, 在血液供应的其他保障措施, 以避免高度 lipemic 或受污染的血小板进入医院血库库存。

选择抗凝剂在样品中影响血小板活化的程度, 因此 MP 内容49。为了比较不同的产品, 需要考虑这个因素。此外, 与 mp 自由悬浮介质 (如 PAS) 交换等离子体将影响 mp 含量和确定异质性的阈值–如果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原 mp 内容留在浓缩物的残余等离子体中因此, 较低的 MP 含量阈值将表明与100% 血浆中的血小板活化水平相同。mp 百分比是相对于血小板的 mp 含量。据先前报道, PAS 产品的平均血小板计数较低, 平均%MP 仍为 9.5%19。美国许可的 PAS 血小板的%MP 阈值目前已设置为10%。

虽然血小板浓缩物中 mp 的主要来源是捐献者, 但对血小板产生压力的过程会根据血小板的易感性而增加 mp 水平–如果血小板已经高度活化, 小的压力源, 如延长货架期、病原体灭活、洗涤、辐照或长途运输可能导致 MP 含量显著增加。这些压力源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同质的, 非活化的血小板19。此外, 如果没有在准备后立即测试 (完成本议定书的步骤 3), 则应注意毛细血管内样本成分变化的可能性。

本议定书的重点是确定在血小板输注中存在的微粒组成和使用微粒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生物标志物。血小板输注被标记为非活化 (橙色) 或活化 (粉红色) 基于微粒百分比阈值为15%。在100% 血浆中, 15% MP 的血小板阈值是由多个站点的平均 66th百分比确定的。

以常规微粒筛查为基础的血小板库存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预防非免疫性血小板的顽固性, 提高患者的护理效率和降低成本。实施的 dl 系统筛选血小板袋将使用户引导非活化血小板的病人群体中最有风险的发展血小板的耐火。

Offenlegungen

The authors have nothing to disclose.

Acknowledgements

我们感谢献血者和加拿大血液服务网络应用开发中心的人员, 用于收集和生产本研究中使用的血小板单位。我们承认加拿大创新基金会和迈克尔. 史密斯基金会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血液研究中心提供基础设施的健康研究。该出版物的资金由 ThromboLUX 制造商 LightIntegra 技术 Inc. 提供。

Materials

ThromboLUX-M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LPN120 DLS System
ThromboSight Software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LPN124 DLS analysis software
Capillaries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Optinova MLE) LPN065 Custom extruded non-activating, non-birefringent plastic tube, inspected and irradiated
MiniPet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TriContinent Scientific) LPN082 100 µL fixed volume pipette for sampling  
MicroFlex 1-200 µL Pipette tips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ESBE Scientific) LPN080 Pipette tips for sampling
Critoseal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Fisher Scientific) LPN075 Capillary Tube Sealant
Dukal Alcohol Pad or equivalent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Dukal Corp.) LPN085 Isopropyl pad (saturated with 70% isopropyl alcohol)
Control beads, 50 nm radius LightIntegra Technology Inc. (included in test kit, vendor PolySciences Inc.) LPN128 Control beads
Microbead NIST Traceable Particle Size Standard, 3 µm PolySciences Inc. 64060 Standard microbeads: 1.5 µm radius Polystyrene beads; range 1.43-1.58 µm; 1% solids suspensions in de-ionized water
Nanobead NIST Traceable Particle Size Standard, 250 nm PolySciences Inc. 64014-15 Standard nanobeads: 125 nm radius Polystyrene beads; range 120 – 130 nm; 1% solids suspensions in de-ionized water
Genesis BPS RapidSeal II or equivalent Genesis BPS 428-SE640 Tube sealer
Fresenius Kabi Tube Stripper or equivalent Fresenius Kabi 6R4452 Manual tube stripper
Biohazard Shield – Cell Counter or equivalent CardinalHealth S1389-75 Splash Shield
Corning LSE Vortex Mixer or equivalent Corning Incorporated 6775 Vortex mixer
FACSCanto II Flow cytometer  with FACSDiva software version 6.1.3 or equivalent BD Biosciences 338960 Flow cytometer

Referenzen

  1. Dinkla, S., et al.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inhibit IL-17 production by regulatory T cells through P-selectin. Blood. 127 (16), 1976-1986 (2016).
  2. Yin, W., Ghebrehiwet, B., Peerschke, E. I. Expression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and inhibitors on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Platelets. 19 (3), 225-233 (2008).
  3. Aatonen, M., Gronholm, M., Siljander, P. R. Platelet-derived microvesicles: multitalented participants i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Semin Thromb Hemost. 38 (1), 102-113 (2012).
  4. Suades, R., Padro, T., Alonso, R., Mata, P., Badimon, L. High levels of TSP1+/CD142+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characterise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Thromb Haemost. 114 (6), 1310-1321 (2015).
  5. Obeid, 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anoBioAnalytical platform for “on-chip” qual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Biosens Bioelectron. 93, 250-259 (2017).
  6. Witwer, K. W.,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sample collection, isol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 research. J Extracell Vesicles. 2, (2013).
  7. Lacroix, R., Robert, S., Poncelet, P., Dignat-George, F. Overcoming Limitations of Microparticle Measurement by Flow Cytometry. Semin Thromb Hemost. 36 (8), 807-818 (2010).
  8. Lacroix, R.,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 enumeration by flow cytometry with calibrated beads: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SSC Collaborative workshop. J Thromb Haemost. 8 (11), 2571-2574 (2010).
  9. Shah, M. D., Bergeron, A. L., Dong, J. F., Lopez, J. A. Flow cytometric measurement of microparticles: pitfalls and protocol modifications. Platelets. 19 (5), 365-372 (2008).
  10. Nolan, J. P., Jones, J. C. Detection of platelet vesicles by flow cytometry. Platelets. 28 (3), 256-262 (2017).
  11. Connor, D. E., Exner, T., Ma, D. D., Joseph, J. E. The majority of circulating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fail to bind annexin V, lack phospholipid-dependent procoagulant activity and demonstrate greater expression of glycoprotein Ib. Thromb Haemost. 103 (5), 1044-1052 (2010).
  12. Inglis, H., Norris, P., Danesh, A. Techniques for the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sing flow cytometry. J Vis Exp. (97), (2015).
  13. Inglis, H. C., et al. Techniques to improv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sing flow cytometry. Cytometry A. 87 (11), 1052-1063 (2015).
  14. van der Pol, E., Coumans, F., Varga, Z., Krumrey, M., Nieuwland, R. Innovation in detection of microparticles and exosomes. J Thromb Haemost. 11, 36-45 (2013).
  15. Boudreau, L. H., et al. Platelets release mitochondria serving as substrate for bactericidal group IIA-secreted phospholipase A2 to promote inflammation. Blood. 124 (14), 2173-2183 (2014).
  16. Rousseau, M., et a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icroparticles from different cellular lineages using flow cytometry.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ecreted phospholipase A2 on microparticle assessment. PLoS One. 10 (1), 0116812 (2015).
  17. Groot Kormelink, T., et al. Prerequisites for the analysis and sort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 subpopulations by high-resolution flow cytometry. Cytometry A. 89 (2), 135-147 (2016).
  18. van der Vlist, E. J., Nolte-‘t Hoen, E. N., Stoorvogel, W., Arkesteijn, G. J., Wauben, M. H. Fluorescent labeling of nano-sized vesicles released by cells and subsequen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by high-resolution flow cytometry. Nat Protoc. 7 (7), 1311-1326 (2012).
  19. Maurer-Spurej, E., Larsen, R., Labrie, A., Heaton, A., Chipperfield, K. Microparticle content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is predicted by donor microparticles and is altered by production methods and stress. Transfus Apher Sci. 55 (1), 35-43 (2016).
  20. Maurer-Spurej, E., et al. Platelet quality measured with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correlates with transfusion outcome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ransfusion. 49 (11), 2276-2284 (2009).
  21. Hess, J. R., et 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orrelates of platelet alloimmunization and refractoriness in the PLADO trial. Vox Sang. 111 (3), 281-291 (2016).
  22. Doughty, H. A., et al.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mmune and non-immune causes of platelet refractoriness. Vox Sang. 66 (3), 200-205 (1994).
  23. Vassallo, R. R., Norris, P. J. Can we “terminate” allo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Transfusion. 56 (1), 19-22 (2016).
  24. Anderson, W., Kozak, D., Coleman, V. A., Jaemting, A. K., Trau,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bmicron particle sizing platforms: Accuracy, precision and resolution analysis of polydispers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J colloid inter sci. 405, 322-330 (2013).
  25. Gyoergy, B., et al. Improved Flow Cytometric Assessment Reveals Distinct Microvesicle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 Signatures in Joint Diseases. Plos One. 7 (11), 49726-49726 (2012).
  26. Urey, C., et al. Combining gas-phas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molecular analysis (GEMMA), light scattering,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and cryo electron microscopy in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liposomal carrier vesicles. Int J Pharm. 513 (1-2), 309-318 (2016).
  27. Mohr, K., et al. Evalu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liposomes in human blood serum by light scattering. Langmuir. 30 (49), 14954-14962 (2014).
  28. Maurer-Spurej, E., Brown, K., Labrie, A., Marziali, A., Glatter, O. Portable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blood platelet suspensions.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51 (15), 3747-3758 (2006).
  29. Arraud, N.,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blood plasma: determination of their morphology, size, phenotype and concentration. J Thromb Haemost. 12 (5), 614-627 (2014).
  30. Ambrose, A. R., Alsahli, M. A., Kurmani, S. A., Goodall, A. H. Comparison of the release of microRNAs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platelet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agonists. Platelets. , 1-9 (2017).
  31. Buzas, E. I., Gardiner, C., Lee, C., Smith, Z. J. Single particle analysis: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platelet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suspension (excluding flow cytometry). Platelets. 28 (3), 249-255 (2017).
  32. Stoner, S. A., et al. High sensitivity flow cytometry of membrane vesicles. Cytometry A. 89 (2), 196-206 (2016).
  33. Labrie, A., Marshall, A., Bedi, H., Maurer-Spurej, E. Characterization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ransfus Med Hemother. 40 (2), 93-100 (2013).
  34. Ueba, T., et al. Plasma level of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score in healthy men. J Atheroscler Thromb. 17 (4), 342-349 (2010).
  35. Badimon, L., Suades, R., Fuentes, E., Palomo, I., Padro, T. Role of Platelet-Derived Microvesicles As Crosstalk Mediators in Atherothrombosis and Future Pharmacology Targets: A Link between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 Front Pharmacol. 7, 293 (2016).
  36. Berezin, A. E., Kremzer, A. A., Berezina, T. A., Martovitskaya, Y. V. The pattern of 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 Acta Clin Belg. 71 (1), 38-45 (2016).
  37. Marcoux, G., et al. Microparticle and mitochondrial release during extended storage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Platelets. 28 (3), 272-280 (2017).
  38. Yanez-Mo, M., et al.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J Extracell Vesicles. 4, 27066 (2015).
  39. Reddoch, K. M., et al. Hemostatic function of apheresis platelets stored at 4 degrees C and 22 degrees C. Shock. 41, 54-61 (2014).
  40. Kelly, A. M., et al.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in donor platelet function on transfusion outcome: a sem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lood. 130 (2), 214-220 (2017).
  41. Peerschke, E. I., Yin, W., Ghebrehiwet, B. Platelet mediated complement activation. Adv Exp Med Biol. 632, 81-91 (2008).
  42. Redman, C. W., Sargent, I. L. Microparticles and immunomodulation in pregnancy and pre-eclampsia. J Reprod Immunol. 76 (1-2), 61-67 (2007).
  43. Ripoche, J. Blood platelets and inflammatio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iver and digestive diseases. 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 35 (5), 353-357 (2011).
  44. Ling, Z. L., Combes, V., Grau, G. E., King, N. J. Microparticles as immune regulators in infectious disease – an opinion. Front Immunol. 2, 67 (2011).
  45. Melki, I., Tessandier, N., Zufferey, A., Boilard, E. Platelet microvesicl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Platelets. 28 (3), 214-221 (2017).
  46. Culibrk, B.,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ADVIA cerebrospinal fluid assay to count residual red blood cells in blood components. Vox Sang. 103 (3), 186-193 (2012).
  47. Connolly, K. D., et al. Lipoprotein-apheresis reduces 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s in individuals wit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J Lipid Res. 55 (10), 2064-2072 (2014).
  48. Mork, M., et al.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of antibody-mediated clearing of lipoproteins from blood plasma prior to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J Extracell Vesicles. 6 (1), 1308779 (2017).
  49. Raczat, T.,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our different anticoagulants on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of platelets. Vox Sang. 107 (2), 196-199 (2014).

Play Video

Diesen Artikel zitieren
Millar, D., Murphy, L., Labrie, A., Maurer-Spurej, E. Routine Screening Method for Microparticles in Platelet Transfusions. J. Vis. Exp. (131), e56893, doi:10.3791/56893 (2018).

View Video